您好,[会员登录] 专业、专注、用心服务门窗幕墙行业!
  • "裸辞"入选2010年十大职场热词 专家建议谨慎

    • 更新时间:2010-12-25 19:05:23  文章来源:互联网
    • 责任编辑:管理员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

      没找好下家 就潇洒走人
    “裸辞”:寒冬里的裸奔

      实习生 杨婷

      兰州大学学生林一(化名)今年6月毕业后,就职于扬州某媒体,4个月后,她就辞职了。直到年末,林一都没有找到新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林一从朋友那里得知,她属于时髦的“裸辞”一族。

      “裸辞”,是指没找新的工作就选择辞职。12月中旬,中华英才网通过对2010年职场的观察分析,总结得出“2010年十大职场热词”,“裸辞”便是其一。

      职场新人,没干多久就选择“裸辞”,着实让那些苦苦待业的人多少感到不平衡。在兰州大学管理沟通与组织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穆建刚教授看来,当前,社会就业竞争激烈与选择日趋多元化并存,自信果断的“裸辞”之举,本来勇气可嘉,但青年时期的就业之路应该走得稳健一些,以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年末一景

      现在找工作并不容易。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全国将有660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比2010年增加约30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12月15日社科院发布了《2011年社会蓝皮书》,称就业形势较金融危机时有所好转,但是劳动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还是同时并存,大学生就业仍是难题。总体来看,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已经消退,但就业市场并没有完全回暖。

      然而,青年“跳槽”的现象越来越多。诸多网络热词的出现可以印证这一点。频繁跳槽的年轻人被称为“跳跳族”。“跳跳族”里,比较果敢的是“裸辞”群体,其中大多数是女性,被称作“裸辞姐”。而那些多次“裸辞”的男性则成为“极品”,被称作“潇洒哥”。

      今年秋季,知名网络猎头公司智联招聘推出一项有8000余名职场人士参与的“2010年秋季跳槽特别调查”,结果显示:25.8%的人表示已经完成了跳槽。还有六成的人表示有跳槽的想法。《新京报》等多家媒体联合推出的调查显示,截至11月底,有56.96%的网友曾经“裸辞”过。到了年末,“裸辞”更是成为职场热门一景。据向阳生涯管理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裸辞”群体主要是三类人:高级白领、职场妈妈和职场新人。

      一项来自部分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应届毕业生离职率高,成为一些HR(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在招聘时比较大的顾虑。“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在一到两年中没有被提拔就改投门户了。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在第一家公司工作时间不超过12个月。”某公司负责应届生招聘的HR李先生说。

      待不下去才“裸辞”

      “裸辞”两个月了,林一还在离老家较近的大城市西安“寻寻觅觅”。当初辞职,是受到不少同事“跳槽”的影响,加上工作不顺心,她不想让自己“除了焦虑,一无所获”。然而,同事们纷纷找到了“下家”,依然“焦虑”的林一觉得自己当初过于“冲动”了。

      据向阳咨询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介绍,他们曾做过调查,总结出青年“裸辞”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对薪酬福利和发展空间不满意;人际关系不顺畅,和同事、上级不能有效沟通;受不了各种公司制度的约束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岗不匹配”,由于职业定位不清晰而从事不适合的工作,因此幸福感、满足感极低。

      “如果不是大楼高层的窗户不能打开,很多人都可能已经跳下去了。”凯文(化名)此前是一名年薪30多万元、供职于某外资管理咨询公司的高级白领,现在正“裸辞”在家。虽然拥有名牌大学学历,生活体面,但在她看来,经常连续数月没日没夜没有周末地加班,薪资福利被变相克扣,身心深受折磨。“我选择‘裸辞’是想暂时避压,休息一下。毕竟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比起跳楼,辞职更容易。”她说。

      现在杭州某外贸进出口公司工作的2009届毕业生陶子(化名)也有过一段“裸辞”经历,她第一份工作只干了4个月。虽然薪酬不是主要原因,但也是影响她当初“裸辞”的因素之一,“给的钱太少,实在活不下去,交完房租就所剩无几,那个破公司真是不顾员工死活呀!”

      据麦可思调查公司和人民网携手举行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职场新人’月度跟踪调查”显示,薪资福利偏低成为2009届大学毕业生离职的首要原因,其比例占35%。

      穆建刚教授举例,现在的体力劳动者每天平均工资都在100元左右,一个月能拿3000元以上。然而,大学生平均工资还在2700元左右徘徊,两相对比,在这个物价飞涨的年代,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承受着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压力,选择“裸辞”是情有可原。

      “我就想把自己放空,休息几个月。”陶子辞去了第一份工作,两个月后到了现在的单位。她说,当初辞职之后还真没担心过接下来找工作的事。

      和陶子一样,很多年轻人之所以“裸辞”,是因为他们确信自己有能力找到下一份工作。华图高级职业顾问于洪泽认为,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这其实是青年择业时更加自信的表现。

      华人道猎头公司资深顾问田志民在接受采访时分析:“裸辞”的年轻人中,有的人是在“裸辞”之前好好想过自己想要什么、能干什么,辞职后会从自己内心出发,去修正和完善职业发展道路;有的则是一时冲动,意气用事而“裸辞”;还有部分年轻人是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够,对工作不满意后,不能边干工作边找下家,所以干脆“裸辞”。他认为,目前社会上对“裸辞”的负面评价,大都“源于这部分责任心不强、由着性子来的年轻人”。

      职场有寒流,“裸辞”需谨慎

      田志民建议,年轻人还是要将目光放长远,沉住气,充分考虑,很多问题可以慢慢解决。

      “一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学生气十足的应届毕业生熟悉本职工作、了解职场规则,足以让部门主管和人力资源管理者看出他的自身能力和潜质。那些努力工作、踏踏实实的新人自然会用自己的良好表现赢得一致赞赏,企业也一定会慷慨加薪留住日后的骨干力量。”新奥集团招聘经理刘亚平说。

      一份来自某网站的调查也佐证了刘亚平的说法: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可在一年后获得加薪,几乎所有企业会在一年后给应届毕业生加薪。

      作为职业规划师,闫岭也曾是“裸辞”一族。4年前,她辞去某著名外企市场部经理工作,从大连来到上海。在辞职“空白期”内,她参加了职业规划师的培训。半年后,她确定这是她的兴趣和能力所在,于是重新出发,目前已在这一领域颇有建树。

      已过而立之年的闫岭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年轻人,“裸辞”不是不可以,但最好能在“裸辞”前,有一个明确的职业方向和职业规划,将这段“职业空白期”转变为真正的“裸辞蜜月期”,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裸辞’。”洪向阳根据多年咨询工作经验,认为具备3个条件的人,才适合“裸辞”:经济方面没有太大的压力,本身具有良好的就业力,已经有良好的职业规划、明确接下来该怎样继续职业道路。

      怎样进行职业规划?穆建刚教授建议年轻人从在校时期开始做,按照“先择业后就业再事业”原则进行规划——首先,在毕业之前有完整的实习经历,在实践中确认自己的目标定位;其次,不要忙着放弃自己最初的梦想,可以在踏入职场之前“试验梦想”;之后,再综合分析社会现状和自身特点,设定自己每个阶段该干什么。

      同时,他也呼吁全社会尊重“80后”、“90后”职场新人的个性特点,对他们多一些宽容,这批人是今后的社会中坚力量,成熟也是需要过程的。

      成熟的过程,就是付出代价的过程。今年毕业于北京某重点高校的李红(化名)正在为她的不成熟付出代价——她本以为自己是名校名系硕士生,在校期间还做过学生会干部,各方面能力都很优秀,应该是职场的宠儿,但现实给她补了一课。自从辞掉让她感觉“没激情”的第一份工作之后,快两个月过去了,她的激情仍无处燃烧,理想的工作机会依然没有出现。她觉得自己的“裸辞”如同寒冬里的裸奔,“年终奖没了,这是小事儿。回家过年怎么办,羞于见人啊……”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门窗幕墙英才网
    分享到:
    关闭窗口
    职场资讯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