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智能建筑以“智能”、“节能”为亮点,可以说,本次世博会平安、有序运行离不开智能化与信息化的支撑。如场馆本身的管理、利用自动控制手段保持场馆环境、满足场馆的展览要求等等各方面,都在智能与节能等各方面对建筑提出了挑战。但从各方面来看,世博场馆的智能化给智能建筑行业带来了四大互动,分别是与物联网 、智能电网 、三网融合以及云计算的互动。
后世博时代启示:智能建筑急需四大互动
互动一:智能建筑与物联网
当前智能建筑技术现状,智能建筑包括了20-30个子系统,子系统分成两大类:常规与专业应用;绝大部分常规类、几乎全部专业应用类子系统均为网络化、IP网络化架构;建筑设备监控、安防、一卡通等已经构成ITP/IP网络平台上的集成融合子系统。一卡通包含很多内容,门禁、消费等等很多内容,现在融合起来了,变成一个集成融合子系统。智能建筑技术遍及各个行业,从传统“弱点”发展成“综合集成系统”;智能建筑技术遍及数字城市,是构建数字城市核心技术之一;智能建筑技术是构建绿色建筑的重要技术;标准与规范日趋完善。
物联网对智能建筑技术影响无处不在,设备经过传感器联网技术遍及大部分子系统,可以说:很多子系统已经是准物联网形态或已经是物联网形态。如智能家居、建筑设备监控、安防、一卡通、电子配线架、远传抄表、专业应用等系统。物联网与智能建筑之间实现了互动,尤其是大量采用RFID技术,用于建筑物里人员管理、物质管理、设备管理等等方面。
互动二:智能建筑与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如同一种热潮,席卷了全球,凭借“智能”、“节能”等优点征服了全世界,在国内也掀起了“智能电网热”,被认为是降能耗的一个重要技术。确实,在开放和互联的信息模式基础上,智能电网通过加载系统数字设备和升级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客户售电、电网分级调度、综合服务等电力产业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集合了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管理革命的综合性的效率变革。它将再造电网的信息回路,构建用户新型的反馈方式,推动电网整体转型为节能基础设施,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客户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造电网价值的最大化。
互动三:智能建筑与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是目前出现频率最高的技术名词之一,自正式提出到现在.数十年来一直争议不断。而今.三网融合终于修成正果,正式成为国家战略,那么三网融合背后的真正意义和与智能建筑千丝万缕的联系究竟是什么?
从现状来看,业内仍有一部分人士认为,三网融合仅针对住宅小区,并没有针对医院、博物馆、商场、酒店等大型公共建筑,也没有必要在智能建筑层面上考虑这个问题。其实,为了实现三网融合,电信系统和广电系统都在实施将光纤铺设到小区、大的建筑物内,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相关资料显示,国家在“十五”期间针对以业务为核心的网络发展趋势,启动了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重大专项,该网具有每秒万亿比特的传送能力,可以为每个家庭用户提供高达每秒41兆比特以上的独享接入带宽,这个速度是目前普通家庭用户宽带接入速度的5~10倍。这一技术对于除智能小区之外的其他智能建筑同样有用。多媒体信息能够充分获得利用,在此看来,三网融合对于智能建筑的影响是深远的。
互动四:智能建筑与云计算
云计算在智能建筑里面用的比较多的是建筑群能耗计量与节能管理系统,没必要每个楼里面都搞建筑群能耗计量与节能管理系统,只要用一个云计算平台,把这些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总的能耗计量与节能管理系统。因为云计算实际上是互联网上一种公共服务,它是针对互联网架构,也针对物联网架构。智能建筑综合集成、维护、管理系统。如果我们智能建筑维护管理都走物联网道路的话,我们智能建筑用不到每个楼里面都搞一套智能建筑维护管理班子,用一个云架构就可以了,统一管理,非常方便。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落幕之后,中国迎来了“后世博”时代,但世博馆里最佳城市实践案例区,仍让我们记忆犹新。如上海的沪上生态家、马德里案例馆、台北案例馆等等,这些案例把在建筑中能够影响我们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做了很好的诠释,不禁让人们对未来智能化生活充满了憧憬。智能建筑作为本次世博的亮点之一,整个行业自然而然受到很大的洗礼,如何借鉴世博会带来的世界各国的先进理念,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推动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行业的全面发展成为智能建筑领域一个全新而又持久的课题。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门窗幕墙英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