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会员登录] 专业、专注、用心服务门窗幕墙行业!
  • 职场“充电”,你准备好了吗?

    • 更新时间:2011-6-8 22:06:16  文章来源:互联网
    • 责任编辑:管理员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

     大多数朋友都在职场上混,因此都有个不断充电的问题。瓜田以为,充电只有迫切与不太迫切之分,没有“需要充电”和“不需要充电”之别。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我们的人生,就是学习型的人生。充电、学习,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哪有不需要学习提高的牛人?我的建议是,趁着年纪轻,记忆力好,下功夫多学点东西。当务之急要快攻,但知识面也不宜太窄,要力求全面发展。要培养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没有乐趣,效率就低,遭罪一般的学习也难以持久

    对于不少职场人来说,在工作了三五年之后,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都会想到要补充新知识——“充电”。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超过七成半的职员缺少职业安全感,并希望通过“充电”来充实自己,释放压力,寻找更好的机会和平台。

    调查中,近五成人认为“充电”的首要原因是为了寻求更好的职业机会;26%的人认为是职场竞争压力,不进则退;12%的人是因为本职工作需要;还有近一成的人是为将来创业做准备;只有3.25%的人是因为个人兴趣,因而乐此不疲的学习;还有0.72%是为了出国。

    及时“充电”,提高职业安全感

    李芳如今是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部门经理。4年前,她从安徽刚到上海工作,发现自己在事务所工作有不少困难:业务知识欠缺,工作经验不足。并且最重要的是她从事的工作要求必须有从业资格证,比如注册会计师证、注册税务师证。没有证的人,就只能当助理,帮别人打下手,工资也很低。所以当时她就辞职,花了3000多元专门去了一家培训机构学习,最后她也考取了相关的资格证。

    如今,她的业务能力在同事中是数一数二的。领导开始提拔她到管理岗位。可是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的工作压力很大,效率也不高。李芳表示,部门一共有15人,因为以前没当过经理,缺乏相关的经验。管理岗位不再是自己去做业务工作,而是要把工作安排给下属,自己则是去做谈业务、与人交往等沟通协调方面的工作。最近,她又利用双休日去学一些管理学、心理学课程,“上过几次课,感觉还是有点效果的,懂得了一些行政管理方面的技巧和知识,心里也踏实不少。”

    25岁的刘俊是学广告设计的,去年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对于“充电”,刘俊的思路很清晰,“就是不断学习嘛,这很有必要。在学校学的那些知识根本就不够,况且广告行业的东西更新很快,不及时跟上的话很快就会被淘汰的。”小刘告诉记者,“我现在经常买一些广告设计的书籍看,并且坚持在家的时候对照相关的视频学习。”

    小刘表示,“充电”学习其实有很多种方式,有时候公司组织大家在会议室研究成功广告案例,这也是一种“充电”吧,但更多人是自我“充电”。“我经常到一些网站下载学习资料,网上的资源非常丰富,基本上所有专业的课程都能找到,并且在家就可以学习。”小刘坦言,“一般学习网站的年费也就几百块钱,有些还是免费的。比起那些上千元的现场培训课程,网上学习明显经济实惠很多。”

    “充电”不畅,机制有待完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李芳、刘俊这样因为工作中存在压力,有意识地进行“充电”学习并不是很多。现实生活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很好的经济条件去专业的培训机构学习,也没有充足时间和精力进行自学,只能在工作中慢慢摸索。尽管边工作边积累经验也能得到提高,但是这种“充电”的效果并不明显。

    事实上,造成职场人“充电”行动不畅,很大原因是企业的员工培训机制不完善。调查显示,有73%的职场人全部由自己来承担“充电”培训的费用,只有两成左右的被调查者所在的公司是报销或是跟个人共同承担“充电”培训费用。受访者所在的企业中,有六成没有建立充电培训的激励机制,只有15.5%有面向所有员工的学习培训机制,有22.74%是只有公司高层才能享受相关的制度。

    在某出版社工作的李军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就有“充电”的打算,读在职的硕士,但是单位是不可能出这笔费用的,并且也不希望我把时间花在这个上面。有时候自己把书带到单位,中午休息的时候看,领导还会不高兴。“近一两年来,单位新招的员工学历都挺高的,我也感觉到了压力,觉得本科学历不够,还想往专业方向再研究深一点。”

    在调查中,近四成的人表示希望公司能定期提供相关的培训,近两成的被访者希望公司能承担员工的部分或者全部的培训费用,15.88%的人希望能提供出国留学的机会,还有近一成半的人希望公司能营造一个学习气氛或是上司能给予鼓励和点拨。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企业都需要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提升人才的竞争力。”一位职场专家表示,“企业是否拥有充电培训的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深造的机会,也成为能否吸引人才的一项重要因素。”

    讲究方法,才能省时省力

    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进行“充电?怎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专家表示,职场人应该做好职业规划,合理安排充电时间和方式。

    职场网注册专家、帝王职业咨询首席顾问李见明表示,充电分为自我充电和外部充电两种。自我充电是那些自学能力比较强的人,自己学习相关的知识。外部充电则是通过参加培训班进行学习。事实上,凡是所学习的东西能够提高以后的职业竞争力,都算是“充电”。

    职场专家表示,一般来说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就要考虑“充电”了。一是在职业生涯中出现所谓的停滞期:总是在做以前做过的事情,重复多于创新,或者很难再在公司有更大的作为,而自己又想在这个行业深入发展下去,就可以利用“充电”的机会充实自己,同时提高未来发展的含金量。二是在工作中发现掌握的知识已经过时,如果不及时学习新知识,很容易被淘汰。因为在当前终身学习的大环境下,找到一份一劳永逸的工作已经不太可能了。要让自己不贬值,就需要不断地“充电”来补充能量。三是处于职业上升期,完全能够胜任现在工作,并得到领导器重打算委于重任时,则可以进行新知识的补充。如果安于现状而放弃学习提升,则会错过很多机会。如今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人才发展的大势所趋。实行技能储备,一专多能,这样才能让自己更有竞争力,更有上升的资本。(文:徐福平载于《工人日报》)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门窗幕墙英才网
    分享到:
    关闭窗口
    职场资讯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